茅台:从行业周期看发展信心,以科创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打开产业“天花板”

茅台:从行业周期看发展信心,以科创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打开产业“天花板”
天眼新闻2024-06-30 09:59
6月27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出席第十届白酒国家评委第一次年会致辞时表示,中国白酒行业存在大小周期,长期向好是主旋律,以科技创新给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能进一步打开白酒产业“天花板”。
当天,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白酒国家评委第一次年会在宁波召开。领导嘉宾、知名酒企、行业专家和历届资深评委等齐聚一堂,结合新时代白酒工业发展形势,对全国白酒国家科技专家队伍,今后的工作目标方向,以及如何发挥专业优势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白酒行业存在大小周期:下行是必然的,但也是短期的、暂时的
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到,中国酒类消费进入价格与消费双理性时代,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市场进入转型期。2024年复苏态势较弱,存量竞争下80%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消费多元、强分化、宽度竞争已成事实。
王莉作主旨演讲
“无论从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还是白酒自身的周期性调整来看,当下面临的下行是必然的。”王莉表示,当前中国白酒市场面临价格、动销、需求等多重问题相互交织的局面,市场信心受到一定的影响。
谈到这个背景,王莉再次表达她一个多月前,在“2024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提出的观点:下行是短期的、暂时的,长期向好才是主旋律。
先看宏观经济周期。王莉认为,由房地产、建材、金融等传统产业带来的白酒消费场景一定程度萎缩,数字、生物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带来的白酒新消费场景培育和开发不足,供需的不匹配导致白酒行业出现消费疲软、动销迟滞的局面。不过她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白酒新消费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白酒行业存在大、小周期。”王莉分析白酒行业大周期时提出了“熵增”效应和“熵减”状态,并进一步解释:行业在上行阶段,产业扩张会积累很多问题,就会出现“熵增”效应,无序和矛盾会越来越明显。当问题和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之受外力的影响,行业就会转入下行阶段进行系统性的自我调节,即进入“熵减”状态,通过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整个行业生态更加良性,从而又开始新一轮上升。
共 1 页 1 条数据